方君璧,中国二十世纪最为杰出的女性画家之一。出生于名门的她,在巴黎进修学习绘画,在巴黎期间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巴黎美术展览会”。1984年巴黎博物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艺六十年回顾展”,给予这位在巴黎起步的东方女画家的业绩以充分的肯定。被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代表作品《吹笛女》、《拈花凝思》等。
方君璧作品
“在方家的大家庭中,方君璧年龄很小,在方氏家族中排行十一。因为和哥哥姐姐们年龄差了十几岁,因此,她一出生便得到全家人的宠爱,大家都亲昵地唤她十一妹,母亲尤其疼爱这个天资聪慧的小闺女。”福州文史研究者王勇坚说。不过好景不长,在十一妹5岁多时,母亲就离世了。
到了1912年,方家七姐方君瑛要留学法国,其公费可再负担一个人的生活开销,便带了当时14岁的方君璧一起出门。到巴黎后,方君璧立刻开始上法语班,周末在蔡元培等老师的教导下学国文。三年后,她进入一所普通美术学校学习美术。又一个三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赫赫有名的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那一年,她不过22岁,就已经成为当时第一位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中国女学生。
方君璧作品
1924年,当时法国最具盛名的沙龙展——巴黎春季沙龙,选入方君璧的两幅油画《吹笛女》和《H小姐的肖像》(后者不幸遗失)。展出后,她的作品引发了艺术圈与媒体的巨大轰动,那一年,她才26岁,就被法国画界誉为“东方杰出的女画家”。《巴黎美术》杂志更将《吹笛女》选为封面登出。
“方君璧幼年丧母,中年丧夫,自己也九死一生,因此她的画里,能看出她为扭转命运而付出的呼喊与努力,还透出了她看透权贵生死之后的美好。”王勇坚说。
据介绍,刻苦研习绘画的方君璧与青梅竹马的曾仲鸣,在到法国10年后牵手成为一对举案齐眉的爱侣。夫唱妇随,过着平顺幸福的日子。
方君璧随夫回国后,丈夫曾仲鸣在一场刺杀中意外被误杀身亡,而她也连带着身中四枪,与死神只差分毫,那一年,她40岁。
为了孩子,为了她的绘画,这位身负重伤的女人顽强地活了下来。“不过,这种悲痛方君璧没有直接宣泄在后来的画作中。指尖上,她依然以典雅、沉静、温婉的笔触来描画美好。诚然,这样的美好,绝不是轻巧的甜美,而是方君璧痛彻心扉之后为扭转命运而付出的扎实努力,是大起大落之后升起的智慧与慈悲,是看透权贵生死之后的悲天悯人。”王勇坚说。
方君璧作品
1972年,移居美国多年的方君璧再次随团回国。那一年,她已暮年,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抱病接见。总理惜才,问她有什么要求。方君璧只说想看看这里的大好山河,多画几幅风景画。次年,方君璧在中国东西南北游历。此后,她画出100多幅写生。临走前,她挑了40余幅佳作,赠给祖国。
1978年10月,作为第一个被邀请的海外中国画家,“方君璧中国画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在她逝世前两年的1984年,巴黎赛努奇美术馆为她举办了“方君璧从画六十年回顾展”,对其一生给予了最大的欣赏。
今日,虽伊人已经不在,记述她的历史仍然大段地脱节,凭空不能填写。好在,时光如水,时代改变,政治诉求与当权者已经过去,君璧还是君璧,画还是那些画──这一点是最关键的,画上的东西不能更改──这就是最立体的方君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