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上有同学在抱怨,别人的作品集图量都非常大,内容还十分丰富。但是到了自己做设计,就半天憋不出一张图来。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同学们都遇到过方案无法推进,甚至不知道该怎么输出方案的问题,这其实都是因为前期逻辑混乱,数据分析不到位所导致。那么如果将逻辑思维贯穿整个设计过程,那么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今天小编就以景观设计为例为大家介绍下。
1、逻辑思维第一步:背景分析
在景观设计项目中分析人文历史背景是及其重要的。这其中包括,当地的历史人物,建筑形态,生活特色,节日策划等。当收集到这些信息数据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找到项目区域的历史遗留问题。比如,经济,政治,治安,教育,环境卫生等,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策略。
以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的Chautauqua村落为例,Chautauqua村落最早是由Chautauqua运动而来的。Chautauqua运动是19 世纪后半期美国为了复兴教育,宗教,文化艺术而兴起的运动。
随着Chautauqua运动的衰落,Chautauqua分为了新兴派和保守派。位于密西西比的Chautauqua村落属于保守派。通过历史背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年轻人一代不愿意留在村落,更愿意在大城市生活。
那么以continuity为核心的Chautauqua,如何让其延续发展下去,是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地域的人文背景,进而找到项目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地域进行优化是逻辑思维逻辑的第一步。
2、逻辑思维第二步:环境分析
除了历史背景之外,想要全面的了解地块信息,我们还需要分析地块所在区域的环境,比如:水纹,资源,日照,气温,降水量,风,地下水等。
项目对密西西比河流流域的气候,土地利用,洪水,动物迁徙的几大方面的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我们知道,当洪水季节结束的时候,低洼地区的洪水无法回流,会形成backwater,每年鸟类的flyways都会途经此地,并在这里停留,那么在backwater的这个区域又会形成新的habitats。
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都是从前期的数据信息叠加中发现的,这也为我们后期推导方案做了铺垫。
3、逻辑思维第三步:场地分析
项目利用参数化设计软件ArcGIS,对场地内的洪水区域,高程,坡度,日照辐射做了分析。这些分析能帮助我们选址,选址以后哪些策略提案可以放进我们的场地里。
通过场地的洪水区域分析图我们就可以知道,前期提出的湿地策略和natural pool是比较适合放在洪水区域的,接下来我们再结合日照辐射的分析,最后确定natural pool适合放在日照光线充足的地区,而湿地则选择区域比较宽敞的入口空间。(因为入口空间是一个社区的门脸,优美的入口环境会让人对这个社区有一个好的印象)
4、逻辑思维第四步:活动提案
除了从信息化平台中获取信息之外,我们还需要现场考察,关注当地居民是如何生活,如何使用地块,从而记录数据信息;此外我们还要跟居民们交流,从中获取信息。设计者需要了解居民的诉求,从而解决他们的问题。
我们在和居民的交谈中发现,提升场地的多元性和活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所有的分析,我们对整个地块应该做什么样的设计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了接下来就可以进行方案的设计了。以上是以景观设计项目为例,带同学们了解了一下将数据分析融入景观设计的前期设计分析中的四个步骤。
其实数据分析是逻辑分析当中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并不只有建筑,景观设计才会被应用,数据分析作为一种思维模式,也可以应用到各科专业中,比如服装、工业、交通、珠宝...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疑问可访问壹壹艺术留学网在线咨询。